•   亲爱的股友,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,一路飙升,财源滚滚。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,把握机遇,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。
  •   亲爱的股票朋友,愿你在新的一年里,股票如潮水般上涨,收益如春笋般茂盛。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,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。祝你投资顺利,财源滚滚!

国内配资平台排名:股票配资开户会员-从争夺流量到比拼AI 腾讯、字节、阿里开启协同办公“三国杀”

摘要:   协同办公领域正迎来新一轮变革浪潮,AI竞赛一触即发。  在AI大模型广泛渗透各行各业的背景下,钉钉、飞书与企业微信这三大巨头,已逐渐告别昔日以用户...
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(万)

  协同办公领域正迎来新一轮变革浪潮 ,AI竞赛一触即发 。

  在AI大模型广泛渗透各行各业的背景下,钉钉 、飞书与企业微信这三大巨头,已逐渐告别昔日以用户规模为核心的流量战 ,转向以AI能力为引擎的智能化竞赛。

  这一转变在近期的密集产品发布中尤为明显。7月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率先召开产品发布会,推出并升级一系列AI协同方向功能新布局 。紧随其后,腾讯旗下企业微信与阿里旗下钉钉 ,近期也相继公布了最新AI进展 ,形成三家企业争相推进智能化的竞争态势。

  背靠三大厂,接入AI的侧重点有何不同?

  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注意到,协同办公三巨头的AI军备竞赛 ,目前已从功能研发蔓延至市场宣传。在企业微信、钉钉、飞书于iOS平台的官方下载页面中,AI能力均成为三家核心的宣传点,被置于宣传的突出位置 。

  尽管企业微信 、钉钉与飞书三大巨头均共同聚焦AI升级 ,但基于各自生态基因也选择了差异显著的推进路径 。

  在7月9日的AI产品发布会中,飞书提出了“AI产品成熟度模型”(M1-M4),用以界定其AI功能在不同阶段的可用性。此次发布的知识问答、AI会议等产品目前已达到M3及以上成熟度 ,能够在多数常见场景中稳定运行,并保持较低错误率。

  此外,飞书对“王牌产品 ”多维表格进行了多项更新 。该功能的加载时间已从7.4秒缩短至0.94秒 ,同时引入AI agent处理工作流程,能够高效完成以往依赖大量人工操作的复杂任务。

  企业微信则充分依托腾讯的连接优势,将AI升级紧密围绕“微信生态”展开。其5.0版本推出智能搜索、智能总结与智能机器人三大功能 ,解决信息分散 、汇报耗时 、信息失真、业务咨询难等痛点 。

  其中 ,智能表格还能够链接微信,对微信客户进行自动建档、提炼信息 、跟进总结等,帮助企业串联内外部协同。

  企业微信AI及海外产品负责人Bobby在回应媒体提问时则强调 ,一体化办公体验在企业微信AI战略中的重要性。在他看来,此次更新旨在将以往需要多应用切换的操作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完成,通过AI能力实现海量数据与信息的统一整合 。同时 ,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形成了内部协作、外部市场捕捉的一体化协同。

  而钉钉展现出的,则是阿里系重构生态的决心。8月25日,钉钉发布8.0版本 。离开钉钉五年的CEO无招重新回归 ,并提出“清空过去”、“钉钉8.0也是AI钉钉的1.0 ”的产品理念。

  钉钉一口气推出了钉钉One 、企业AI搜索引擎“AI搜问”、AI表格、AI听记 、智能硬件DingTalkA1等超过10款AI产品,构建了AI原生产品生态。其中,钉钉One通过Agent驱动的方式重组工作信息流 ,改变了传统“人找事”的办公模式,由AI按优先级整理后,以信息流卡片的形式清晰呈现给用户 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 ,钉钉8.0还推出新一代语音工具“AI听记 ” ,该产品基于大模型实现语音实时转写、语义分析与智能摘要,并配套推出首款智能硬件DingTalk A1,与其协同实现软硬件协同办公 。

  协同办公领域“三国杀 ” ,谁能成功突围?

  在AI浪潮的推动下,钉钉、飞书和企业微信依托阿里 、字节和腾讯的生态优势,试图打造差异化产品路径 ,但也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功能同质化趋势,竞争从“人有我无”升级为“人有我优”。

  协同办公领域三大头部平台,今年以来均在智能应用领域加强布局。如钉钉的“钉钉One ”、飞书的“知识问答”与企业微信的“智能机器人”等功能 ,均以自然语言交互为核心,打造人机协同交互入口 。与此同时,智能搜索、自动摘要等能力也已成为各平台升级中的标准配置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 ,AI表格也成为钉钉 、飞书与企业微信的重点竞争领域。飞书推出“多维表格 ”,企业微信上线“智能表格”,钉钉也发布了“AI表格” ,均具备自动生成 、数据分析等AI功能 。目前 ,平台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表格工具本身,而是转向挖掘其背后的AI Agent能力。

  协同办公软件纷纷引入AI能力的同时,产品核心功能趋于同质化 ,用户在不同平台上获得的体验差异也逐渐相似。在此背景下,针对特定行业提供深度定制的解决方案,或能成为构建可持续竞争壁垒的有效路径 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 ,国内协同办公赛道已呈“红海 ”态势,用户增长见顶,增量空间持续收窄。与此同时 ,AI技术的研发与落地也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。在此背景下,钉钉、企业微信、飞书三大巨头无一例外面临着盈利挑战 。

  去年年初,企业微信副总裁李致锋曾在合作伙伴内部交流中提出2024年的目标 ,表示有信心先于钉钉与飞书实现盈利。

  截至目前,企业微信已接入超过1400万家企业与组织,企业日均通过企业微信触达的微信用户数超过7.5亿。然而 ,在8月20日的新品发布会及腾讯最新半年报中 ,均未披露企业微信的具体经营进展或盈利状况 。

  钉钉去年公布2025上半财年(2024年4月至9月)的ARR(年度经常性收入)达到2亿美元,曾表示计划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。不过在阿里巴巴集团近期发布的财报中,也并未观察到提及钉钉业务的具体盈利状况。

  而飞书方面 ,其CEO谢欣于去年9月透露,2023年ARR为2亿美元,并预计2024年将突破3亿美元 ,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,但亏损幅度明显收窄。

  在今年新品发布会上,飞书仅表示其在汽车 、美妆、茶饮及零售等多个行业中头部客户覆盖率已达80% ,未进一步披露具体的经营与盈利数据 。

  协同办公领域的竞争已进入AI驱动的新阶段,钉钉、飞书与企业微信基于各自生态基础,虽依托各自生态打出差异化路径 ,但在功能演进中也日趋同质化。

  在竞争短兵相接 、盈利压力渐显的背景下,如何将技术投入有效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成为三家平台共同面对的关键问题。未来各方在“AI+办公”方面的实际进展 ,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。

(文章来源:科创板日报)

你可能想看:
分享到: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标签云